您的位置:中国视窗网>财经>要闻>正文

脱贫大决战:贵州大扶贫系列报道之二十三

2018/9/18 18:41:14 来源:中国视窗

“新模式”助圆脱贫“致富梦”
 

  ——看长顺县纳傍村“123”脱贫攻坚新模式做法

 

  贫困户在空心菜基地务工

7月11日,在长顺县代化镇纳傍村一块蔬菜基地上,一群当地妇女正忙着除草。来自周边睦化村60岁的韦小琼,每天早上六点起床,七点半吃完早餐就来纳傍村蔬菜基地务工。“到这里来做活,多少得点零用钱,离家近很方便。”说起在这里务工的好处,韦小琼乐呵呵的说,“现在比以前好多了,以前又苦又累都没得一碗好饭吃,来这里打工一天70块,可以有点小用钱。”这是纳傍村脱贫攻坚产业发展带动的一个缩影。

纳榜村属省级深度贫困村,2017年,全村完成脱贫132户606人,贫困发生率22.55%。2018年,力争实现整村出列,完成脱贫91户354人,贫困发生率降至1.97%。

今年以来,该村立足实际,借助脱贫攻坚“春风行动”之势,通过创办村龙头企业、发展优势农业产业等举措,探索出了一条“一企两业三转”的“123”脱贫攻坚新模式做法。
 

  群众在辣椒基地务工

 

“一企业”统领发展

“我们今年未脱贫的农户,每户增加10股,未脱贫的人口,每个人口再增加10股,确保他们脱贫。对于拿土地入股到公司的农户,每一亩土地奖给他3股。”纳傍村支书石俊说。

2018年3月,纳傍村集体注册成立贵州若亚农业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公司为全民(村民)所有制,围绕村集体经济发展的“人、地、钱”等基础生产资料,由公司进行统一整合运作。

该村整合“代化镇纳傍村种养加一体化项目”资金1800万元,统一打捆注入公司作为原始资产进行运作;产业发展用地采取“土地流转+折算入股”形式,按每亩田700元、地300元进行保底分红,并在此基础上再折算一定的股份调动农民积极性。目前,入股公司土地达800亩,计划流转土地5000亩。

积极整合人力资源,被流转土地的农民统一在产业基地务工,具有一定技术和管理经营的农民则选配成产业基地负责人或公司中层管理人员。今年以来,在公司刺梨、蔬菜基地务工达2550人次,劳务收入达17.85万元。

同时,公司优先聘用贫困劳动力为公司员工,参与养猪、刺梨、蔬菜等产业基地管理,现已聘用公司员工7人。还以公司名义组建以贫困劳动力为主的建筑施工、手工技能、服务业三支队伍,有计划、有组织向村、镇、县输出劳务服务,逐步转变青壮年劳力闲置及外出务工现象,实现劳动力“土地流转有活干,返村务工有钱赚”。

此外,企业以股权分配优化生产关系,以村企合一优化组织管理。以扶贫项目资金1800万元作为原始资产划分股份,以500元为1股共划分为3.6万股,股份分为普通红股、土地增值股和经营发展股。普通红股约占总股份的25%,土地增值股约占总股份的50%,剩余的25%作为经营发展股,由公司代为持有,所得年收益全部用于公司扩大经营发展,也可作为村集体收入全村公益事业支出。
 

  召开群众会

 

“两产业”鼓足经济

“来参加小单元养猪以后,可以学到一定技术,今后把技术学好了,自己可以单独的搞几个小单元来养,增加收入。”养殖大户杨正学笑呵呵的说。

50岁的杨正学是纳傍村的一名老党员,凭借在建筑方面的技术,多年来,他和妻子都在附近村寨帮助别人盖房子,生活也慢慢富裕起来。今年二月,在村党支部的组织下,杨正学放弃了辛苦的建筑活,并把自己多年的积蓄作为保证金投给公司,在家门口领养了一个生猪养殖小单元。

自全省脱贫攻坚“春风行动”启动以来,纳傍村围绕“2+N”产业扶贫模式,以刺梨种植、生猪养殖为主导产业,积极发展蔬菜、绿壳蛋鸡、养鱼等种养殖业,引领全村增收脱贫。

目前,该村已建成生猪养殖小单元7个,投放猪苗2000头,8月底将完成13个小单元建设,实现20个小单元全部投苗。预计今年底,建成家庭农场20个,实现出栏生猪10000头,预计2019年,实现出栏生猪20000头,户均达50头。刺梨种植产业完成刺梨种植2500亩,其中,核心区刺梨套种辣椒基地300亩;计划到2019年,通过土地入股公司方式建成刺梨生产基地5000亩,实现户均10亩目标。

同时,实行“订单生产+保底收购”的“产供销”一体化发展模式,重点与富之源公司合作,采取统一提供猪苗、统一饲料、统一技术、统一药品、统一销售的“五统一”模式发展生猪养殖业;与金西监狱合作,按需种植供应蔬菜;与贵州八妹天然食品有限公司合作,签订辣椒保底收购协议。

还采取“2+N”模式养鱼8000尾、养鸡1万羽、养殖肉牛40头,蔬菜种植300亩,填补了刺梨产业见效周期长的收益空白,实现多产融合发展,产业效益互补,以短养长的目标。预计今年养猪、蔬菜、辣椒产业收益达260余万元。

“这个‘2+N’产业发展模式,今年能够让纳傍村105户388人贫困户脱贫,让贫困发生率下降到1.97%,确保在今年顺利出列。”纳傍村第一书记寇永华说。
 

  群众发展产业

 

“三转变”激发动力

50多岁的田茂华是纳傍村改力组的脱贫户,家里4口人,其妻子视力不是很好,自身稍微有些残疾,两个孩子,一个即将就读初中,一个在外打工。家里有10多亩地,劳动力短缺,每年都是广种薄收,其以前一直都是在外打工。

自村里组建公司,发展生猪养殖产业后,田茂华经过技术人员的培训指导,如今,由传统型农民转变成了“职业农民”。这是该村探索出的“三种转变”之一。

船小好调头。纳傍村21平方公里的国土面积,13个村民组408户1720人。除了考虑如何如期出列之外,而如何抓好乡村治理、振兴乡村经济?也成了该村急需破解的一个课题。为此,该村探索出了“三种转变”发展思路。

在农民身份上,由单一的土地承包人转变为公司股东。引导村民将资源、资产、资金入股若亚公司,建立扶贫资金入股分红机制,村民成为村集体经济公司的股东,以股东大会的形式参与公司发展议事商定和决策,并获得公司年终收益分红。在就业方式上,由传统型农民转变为职业农民、职业工人。被流转土地的农民统一在产业基地务工,具有一定技术和管理经营的农民,则选配成产业基地负责人或公司中层管理人员,引导富余技术型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在管理方式上,由被动的村委行政管理转变为村委、组管委、股东委“三委共治”模式,积极通过修订新村规民约《十要十不准》强化法治、德治水平。在村务管理中,用于卫生、基础修复、公益事业、活动开展等,一年投入经费预计10多万元。
 

  村干部为群众服务

 

通过“三种转变”,真正让农民实现了“共商纳傍建设、共建文明新村、共管村民事务、共享发展成果”,进一步提升了群众脱贫攻坚的内生动力。

“我们提出‘三种转变’的思路,主要是为了吸引本地外出务工的劳动力在本村发展,把土地盘活起来,还有在家不能出远门的一部分人,让他们有事做,可以就近务工。”纳傍村主任杨燕介绍说。

如今,走进纳傍村,一栋栋白色墙体、宽敞的小楼;一条条串户路、平坦曲折;一片片产业,铺满田野。村落坐落在葱郁的群山怀中,在蓝天白云掩映下,构成了一幅美丽的乡村画卷。